新特光电集团

激光百科

搜集、整理和发布激光行业技术和应用的文章及成果,是激光行业的百科全书
武汉光谷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
新特光电集团 2017-05-08 913

武汉东湖出新政提速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从2013年开始每年拿出20亿元,5年拿出100亿元来支持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10月30日,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发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东湖高新区提出,未来3年,光电子信息产业将重点发展光通信、激光、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光伏太阳能、光电仪器、地球空间信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数字创意、消费电子等领域。到2015年,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将实现5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6%。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企业1—2家、过百亿元企业5—6家。企业累计新增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项。“武汉·中国光谷” 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在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等特色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东湖高新区将从企业培育、技术研发、载体建设、人才引进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重点支持代表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的前沿技术和新兴领域,以及对完善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具有重大作用的关键领域和环节。其中:在产业发展资金方面,东湖高新区从2013年开始每年拿出20亿元,5年拿出100亿元来支持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在领军企业培育和引进方面,对国内外光电子信息领军企业在东湖高新区总投资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或2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自经营之日起,给予其两年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的奖励;在中小企业培育方面,每年支持50家光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增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瞪羚企业”,在政府采购、企业融资、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面,对东湖高新区经认定的光电子信息领域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自认定之日起,最高可给予7000万元的运营经费支持;在企业技术研发方面,对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领域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的科技型企业,按照当年研发费用的15%给予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可给予200万元。

武汉东湖高新区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经过10年发展,“武汉·中国光谷”在我国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去年,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达1450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2000亿元。

《武汉光谷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全文

一、基础条件与趋势环境

(一)基础条件

东湖高新区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经过十多年发展,“武汉·中国光谷”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我国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光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2011年,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达1450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率超过30%.光纤光缆、光器件、激光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其中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消费电子、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光伏太阳能等产业加速发展。地球空间信息、物联网、智能电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初见成效。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迅速做大,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烽火科技、长飞光纤、华工科技、高德红外、天喻信息、华灿光电等一批内生企业竞争优势显著,华为公司、中兴通讯、联想集团、德国电信、法国电信、武汉天马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园区。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

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成果。

东湖高新区是我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的诞生地。区内企业主导制定的10项标准被国际电联确定为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在光通信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诞生了全球首个单根光纤数据传输量每秒超过3.2Tb(Terabyte,万亿字节)的光传输系统,并成功实现产业化;自主研发的石英晶体谐振器、激光焊接设备等产品在我国载人神州飞船、“嫦娥一号”卫星上得到应用;移动道路测量系统为青藏铁路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贡献;7000WCO2(二氧化碳)智能手机和千瓦级光纤激光器实现产业化,改变了我国高端激光装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研制出国内唯一的光频原子钟及小型化CPT(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相干布居数囚禁)原子钟。自主研发的高端时钟芯片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语联网、海豚浏览器、3D打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制造装备等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产品正在产业化。“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获取小鼠全脑高分辨率图谱”被评为“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聚集了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

东湖高新区是我国第二大智力资源密集区,区内集聚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2家高校,武汉邮科院、709所、701所、717所等56家科研院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是我国在光电子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区内光电子信息领域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有22名光电子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两院院士,占湖北省两院院士总数的37%.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每年为光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初步形成了较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东湖高新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有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东湖创业中心、武汉留学生创业园等23个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达170万平方米,形成了综合孵化器与专业孵化器相结合的企业孵化服务体系。加速器建设快速推进,光谷光电子企业加速器、地球空间信息科技企业加速器、绿色科技企业加速器等加速器已初具规模,建成面积达23万平方米。有19个光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其中5个联盟入选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试点。已建成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光谷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园和产业基地,武汉未来科技城、激光产业园、武汉软件新城、光电子配套产业园、中新(武汉)科技园等一批新的产业载体正在加快规划和建设。在软件与服务外包、地球空间信息、数字创意等领域出台了若干政策。

(二)趋势环境

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新兴产业领域不断显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融合发展成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受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普遍重视。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外部形势。

光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加速成长期。

光电子信息产业进入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范围快速扩大期,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之一。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集成光器件、光交换、高端激光器及设备、固态照明、新型显示、光伏太阳能、智能型消费电子等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领域。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成为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兴领域。

光电子信息产业价值创造向服务领域加快转移。

当前,光电子信息产业价值从组装制造环节向智能制造环节延伸的同时,向服务领域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形成了“产品和技术”与“应用和服务”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应用创新”对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作用不断加强,以产业链重组、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服务业态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热点。投资与运营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等成为光电子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光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

光电子、物联网、地球空间信息、云计算、移动通信等领域的融合更加深入,形成了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智慧城市、移动电子商务、云服务等新应用和新业态。光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产业的交叉融合不断增强,在医学诊断与康复治疗、环境监测及分析、数字创意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催生了若干新产品和新业态。

光电子信息产业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中,都将光电子信息产业和技术作为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主题;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业、物联网、互联网、通信业、电子商务、太阳能光伏等“十二五”专项产业规划正式发布。湖北省、武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和方向。

与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要求相比,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和制约因素: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优势产业领域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将直面发达国家的封锁和跨国公司的竞争,在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分工中整体仍处于中低端环节;二是具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仍不突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创新型产业集群仍未形成;三是光电子信息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商业模式创新不够活跃,拥有自主品牌的消费类产品比较少;四是产业空间布局需要优化,专业园对产业发展的集聚作用仍显不强,项目引进落地的引导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五是产业政策系统性与延续性需要加强,政策集成使用模式需要探索,政策合力效应不够显著。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势和区域创新资源优势,着力培养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品牌,通过突破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光电子产业竞争优势,创新发展信息网络产业,做强做大软件与服务外包、消费电子产业,大力培育数字创意产业,把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球光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为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一段时期,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发展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引进和配置全球光电子信息领域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资源,重点聚焦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等特色优势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实现技术与规模的双跨越。

坚持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和交叉创新,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各细分领域之间、光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服务业,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大集群”。

坚持企业主体。突出领军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细分领域的骨干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培育,形成大企业引领发展、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企业之间合作活跃、互动高效的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集聚发展。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产业专业集聚的原则,加快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形成若干以专业园为主要形式的产业集聚区,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

(二)发展目标

2015年,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努力实现以下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总收入实现5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6%.工业总产值实现35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企业培育目标。年销售收入过五百亿元企业1-2家、过百亿元企业5-6家、过十亿元企业150家,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目标。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4%,企业年专利申请量超过5000件,累计新增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项。

品牌建设目标。“武汉·中国光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在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等特色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一)巩固提升光电子产业

1、光通信

(1)光纤光缆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产业基地,形成了从制棒、拉丝到成缆的完整产业链。光纤光缆销量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6%,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长飞光纤、烽火通信入选“2010-2011年度全球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发展思路:以长飞光纤、武汉邮科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和联合攻关,加强新型光纤光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扩大光纤预制棒生产规模,加快发展面向海洋、电力、石油、钢铁、化工和医疗等领域的特种光纤,努力赶超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国际水平,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技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全球领先的光纤光缆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突破大尺寸光纤预制棒技术、制棒或拉丝设备技术、高速和旋转拉丝技术等核心技术,加强新型光纤套管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扩大光纤预制棒生产规模。大力推进掺稀土光纤、光子晶体光纤、纳米光纤等传感(传能)光纤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发展医疗用传能光纤、高功率光纤器件、先进光纤传感系统用光纤、光纤陀螺仪用光纤、光纤水听器用光纤、工业光纤激光器用光纤、海底通信和传感光纤等特种光纤光缆。加快发展适合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的新型光纤光缆,以及接入网和数据中心用新型光纤光缆技术及综合布线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2)光器件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是我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2%;其中EDFA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0%,OLP国内运营商份额超过70%.有光迅科技、武汉电信器件、华工正源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

发展思路:发挥区域产业、技术、人才等优势,以建立国际领先水平的工艺平台为抓手,以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双高”为导向,突破先进光子器件和光子集成的核心技术,实现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国产化,大力发展创新性强、量大面广的光器件产品,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端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

发展重点:面向高速光传输、三网融合、物联网发展需求,发展高端光电子器件、光子集成器件和光无源器件等。发展用于通信骨干网络、各类光纤接入、传感网络的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远距离、高速率的各种新型光器件和光模块,包括100Gb/s及以上速率相干光通信系统干线传输的高速LiNbO3和InP基调制器、相干光接收机、窄线宽可调谐激光器、低成本可调谐激光器、低噪声EDFA和拉曼光放大器、100GE CFP模块、10GE PON OLT/ONU关键芯片及模块等。突破先进半导体光子器件和光子集成的核心技术和相关配套技术,重点发展DFB、VCSEL和量子点激光器芯片等产品。发展用于AON和DWDM系统中的ROADM、集成光开关矩阵、可调滤波器、OXC、激光器阵列等器件、模块及子系统产品。

(3)光通信系统设备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在大容量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移动通信基站等通信系统设备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初步具备了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集聚了烽火通信、烽火网络、长江通信、武汉日电、凡谷电子等一批重点企业,华为公司、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德国电信、法国电信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

发展思路:抓住宽带中国工程实施的机遇,依托武汉邮科院、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开发新一代光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系统以及LTE、4G、NGB、IPv6等新型通信网络系统设备,形成基于自有核心技术和设备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光通信系统设备创新与生产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基于相干技术的100Gb/s骨干网光通信系统、基于GPON和WDM-PON的FTTx设备、PTN、OTN、IP RAN、AON、IMS、大容量高性能路由交换设备、下一代基于同轴电缆的NG-EoC接入系统、IPv6、业务安全系统、融合型终端设备、大容量长跨距海底通信工程系统设备等相关通信系统设备,配套发展终端与网络检测设备、无线协议和软件产品。大力发展移动通信高端元器件和芯片、信号与信息处理软硬件产品、专用和通用检测设备、网优设备、信息安全产品,发展3G、LTE、4G通信设备和核心网、接入网、室内覆盖系统等设备。加快发展面向智慧城市、数字家庭、移动安防、智能交通等应用的新兴无线技术产品。

2、激光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是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超过50%.大功率激光器、大型激光切割设备、大型激光焊接设备、激光精密微细加工设备、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图像防伪产品等国内领先,激光连锁加工、激光加工工艺、激光医疗等应用服务发展迅速。有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梅曼激光、锐科激光等企业。

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协会、联盟等中介组织作用,深化与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以激光产业园为载体,以激光材料、关键器件和激光器的研发生产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端激光设备及系统,加快发展激光应用服务,形成完整的激光产业链,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激光产品(服务)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发展重点:突破发展激光增益光纤、激光薄片晶体、激光非线性频率转换晶体、激光用石英玻璃等激光材料,以及高功率镜片、传输光纤、切割头、焊接头、半导体激光泵浦源等激光器件。重点发展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光纤激光器、碟片激光器、光纤耦合输出半导体激光器、射频激励CO2激光器、绿光激光器、紫外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等。推动大型成套激光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基于高功率激光器的激光切割、焊接、毛化、热处理、再制造等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发展基于中小功率激光器的精细激光加工设备和基于短波长、窄脉宽激光器的微纳激光加工设备,促进激光设备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应用。发展激光诊断、激光治疗、激光美容等健康用激光设备。加快发展激光连锁加工服务、激光加工工艺开发、激光医疗美容、激光表演、激光装饰等新业态。

3、光电显示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LCOS显示、TFT-LCD、互动显示等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光电显示产业链。有武汉天马、武汉东旭、全真光电等企业。

发展思路:依托区域光电子创新资源优势,大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突破性发展光电显示上游关键材料与核心器件,大力培育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推动光电显示与消费电子产业的协同发展,努力壮大光电显示产业规模,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着力引进高世代TFT-LCD生产线,配套发展大尺寸TFT-LCD玻璃基板,完善TFT-LCD关键元器件的本地配套。规模发展移动终端屏幕、数字相机屏幕、汽车用平面显示器、数字相框和中尺寸显示器等技术和产品。培育TFT-LCD生产线设备。加快推进LCOS激光电视及投影显示产品产业化,重点发展激光光源、LED光源、便携式和微型投影机模组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推进OLED材料和器件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中小尺寸显示产品。加快发展互动显示、柔性显示、3D全息显示等技术和产品。

4、半导体照明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是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功率LED、高压LED蓝光芯片、蓝宝石衬底材料等领域国内一流,已形成从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到封装、应用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有迪源光电、华灿光电、元茂光电等企业。

发展思路:紧抓半导体照明市场大规模扩张的机遇,突破发展半导体照明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强化外延芯片优势,规模发展下游应用产品,进一步完善从外延制作、芯片制造到封装应用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拥有核心芯片技术、特色鲜明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规模发展超高亮度大功率LED芯片、高效绿光芯片,重点发展高显色指数白光LED用高效红光与黄光LED芯片等产品。加快推进蓝宝石衬底材料、碳化硅和硅衬底材料等研发与产业化。突破发展有机硅、环氧树脂、固晶胶、固晶共晶焊料等高端封装材料以及陶瓷、高分子、石墨等封装散热材料。大力发展激光划片机、测试机和分选机等LED生产设备。积极发展室内外照明灯、汽车照明灯、背光源、LED显示屏等应用产品。支持半导体照明企业基于自有核心技术和产品发展投资运营、整体解决方案等节能服务。

5、光伏太阳能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在BIPV、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全永磁悬浮风光互补系统等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区内企业参与了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标准的编制,完成了多项国家与地方的应用示范工程。有日新科技、中科凌云等重点企业。

发展思路:以BIPV服务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下游系统集成与运维服务,加快发展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和配套设备,积极培育新型光伏电池及材料、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风光储互补系统、太阳能热发电等,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光伏太阳能创新和应用示范基地。

发展重点:加快推进BIPV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BIPV系统集成、工程设计与咨询、投融资、电站运营管理和基于BIPV技术的节能管理服务,配套发展BIPV组件、构件以及逆变器、控制器、储能电池等产品。加快发展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仪、电池片缺陷检测仪、电池片分选机、电池激光消融设备、薄膜电池划线激光设备等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积极发展聚光太阳能电池、柔性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协同发展风光储互补技术、产品和系统。推进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培育太阳能热发电产业。

6、光电仪器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光电仪器产业具有较好发展基础,激光探测与测距设备、红外探测设备、医学诊断与康复治疗设备、环境监测及分析仪器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有高德红外、华之洋、四方光电、天虹仪表、安翰光电等企业。

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东湖高新区光电子技术优势,积极推动产品集成创新,重点推进光电子技术与医学诊断治疗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等之间的交叉创新和应用集成,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电仪器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突破CCD、CMOS、FPA等关键材料和器件,大力发展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雷达、激光精密测量、红外热成像等光电仪器和设备。突破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芯片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旋磁光子热疗设备、微创介入治疗设备、磁场治疗设备等康复治疗设备,以及胶囊内窥镜机器人系统、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诊断系统、彩屏心电图机、光学相干断层影像仪等诊断设备。加快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CO2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发展气体分析仪器和成套系统、烟气与工业污水排放在线连续监测设备、便携(车载)式环境监测与能效检测设备、大气污染物采样器等智能化节能环保监测检测仪器。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在线监测设备与系统、高压测试仪器与设备、智能电网计量检定设备、大地电磁探测仪器等技术与产品。

(二)创新发展信息网络产业

1、地球空间信息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有我国首个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国家现代服务业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是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研制了GeoGlobe、MapGIS、VirtuoZo、PANDA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地球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有武大吉奥、中地数码、武汉适普、立得空间、光庭导航等企业。

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开展以应用和服务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创新,完善上游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获取、中游数据处理加工与运营服务、下游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的产业链,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全球一流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发展GNSS芯片,加快推进北斗芯片产业化进程,发展卫星、近地、航空、低空高分辨率遥感对地观测装备。发展高精度多系统融合卫星定位数据处理系统、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电子地图采集生产、无人测量平台等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获取平台。发展地球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软件、高性能数字摄影测量平台软件、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发展导航数据库、导航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多模式导航系统等。发展针对海量卫星遥感数据等的高效能在线处理与信息服务产品。发展惯性导航、移动测量等高精尖测绘仪器与装备。发展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紧密结合的系统集成信息服务产品。发展大地与路桥测量、气象及环境发布、农情监测、智能物流等应用服务;发展基于位置的SNS、室内外无缝导航服务、实景三维城市信息服务等大众化应用服务。

2、物联网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从技术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到应用层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架构。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环境监控、智慧城市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有武汉南瑞、中原电子、兴得科技、理工光科等企业。

发展思路:以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政府示范工程为引导,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光电子与物联网交叉创新和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光物联技术链和产业链,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光物联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面向不同行业的RFID、光纤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智能视频感知微系统等光感知技术和产品,发展光电倍增管、光敏电阻、Si光电器件等光电探测器件,加强传感器节点微操作系统、微组装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协同发展物联网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硬件操作界面及智能控制、系统级软件或中间件等技术和产品,发展面向不同应用需求和共性底层平台软件的中间件产品及标准,发展适应物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处理等技术和产品。加快发展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社区、基础设施与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信息处理、内容提供及运营服务。

3、云计算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在云应用软件、云安全、云服务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在三网融合、语言服务、数字教育、中小企业云服务等领域建设了一批云计算服务平台,有精伦电子、领航动力、武汉传神、长江盘古等企业。

发展思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产业培育与应用带动、载体完善与品牌营销三个结合,以云计算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优先发展云服务,加快发展云计算软件、基础设施核心设备、终端产品等领域,支持企业参与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和标准体系建设,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立足华中、面向全国的云计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发展重点:依托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云计算核心设备与应用设备制造、软件开发、云服务三个细分产业。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基础,围绕云计算核心设备与应用终端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等,发展高端设备制造与制造服务业。发挥软件企业集聚优势,开发面向云计算系统平台软件、SaaS应用软件等。支持电信运营商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完善云计算服务平台环境和应用服务体系。通过政府部门的先行先试,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引导力鼓励行业信息化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加速云计算应用落地。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的云计算应用示范,加速发展教育云、环保信息云、云翻译等服务。加快光谷金融云港建设,集聚发展金融后台云服务。

4、移动互联网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移动互联安全产品、移动软件发行平台、移动游戏、移动浏览器、移动办公软件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有天喻通讯、百纳信息、极迅科技、银讯科技、诺克斯、橄榄无线等企业。

发展思路:抢抓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兴起的发展机遇,全面优化政策环境和园区载体环境,依照产业链实施靶向招商和链式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本地企业创新创业,在移动终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移动内容生成、移动应用开发等方面形成优势,构建有机互动的产业生态,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着力发展移动动漫、移动音视频、移动教育、移动阅读等内容产业。重点发展移动游戏、LBS、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移动办公、移动浏览器、移动安全、移动生活服务等移动软件和应用产业。大力支持企业基于自身优势,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龙头企业合作建立应用服务分发与推广平台,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服务。

(三)做强做大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在信息安全、制造业信息化、金融后台服务、多语信息处理等领域竞争力较强。有达梦数据库、e-works、惠普EDS、IBM外包中心、地中海航运、佰钧成、文思创新、博彦科技、纬创纬尊、软通动力等企业。

发展思路:以“有限目标、重点突破、规模发展”为导向,加快武汉软件新城、光谷金融港等载体建设,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推进软件开发、软件评测等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业,规模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高性能安全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加密系统、可信安全计算机软件、安全支付系统等产品;发展读取控制与隐私保护、云计算安全信任、云计算监管监控、移动信息安全等软件产品和服务。提升发展CAD、MES、CAPP、PLM、PDM、BPM等产品,支持企业开展面向云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信息化服务。加快发展面向光电子信息设备、高端装备、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以及面向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的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施、系统运维等服务。做强做大IT设计咨询与解决方案、应用软件开发维护、金融后台服务、多语信息处理、航运信息与数据处理等ITO、BPO和KPO服务。

(四)大力培育数字创意产业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动漫原创、网游开发、数字教育、数字出版等特色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产生了《闯堂兔》、《家有浆糊》、《星魂传说》等一批原创优秀作品。有江通动画、玛雅动画、盛泰传媒、数字媒体、银都文化、武汉超玩等企业。

发展思路: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光电子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提升原创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数字创意制作外包、运营推广、衍生品开发等领域,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数字创意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动漫作品原创、策划、角色设计、制作、出版等环节,支持企业承接国际动漫制作外包业务;积极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及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游戏策划、制作、运营等环节;积极拓展动漫游戏衍生产品和服务。加快推进湖北广电传媒基地建设,发展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内容,发展影视后期制作服务和影视动画创作。发展数字传媒、数字出版、数字娱乐、数字教育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体感互动等新兴领域。加强国内外资源引进整合,发展工程设计产业。

(五)规模发展消费电子产业

发展基础:东湖高新区消费电子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在个人电脑、数字家庭、汽车电子、配套IC产品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有鸿富锦、武汉雅图、武汉联想、武汉新芯、新思科技等企业。

发展思路:按照“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思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消费电子和集成电路配套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区内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和高端产品生产基地,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中部领先、国内一流的消费电子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规模发展投影机、打印机、游戏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等终端产品和相关配套产品。加快发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三网融合智能接入设备、激光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等产品。推动数字家庭关键技术攻关、标准创制和产业链整合,形成集关键设备、智能控制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等为一体的服务能力。依托区域汽车产业优势,发展汽车影音娱乐设备、视频导航设备、汽车信息系统、车载通信与网络设备、车载夜视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积极发展消费电子配套IC、非挥发存储IC、立体IC、EDA工具等以及MEMS、MOEMS等技术和产品。

四、产业空间布局

遵循“规划先行、开发集约、专业集聚、协同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以武汉未来科技城为载体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建设,提升发展关东创新园、光谷软件园等产业园,加快建设消费电子产业园、光谷金融港等产业园,规划建设激光产业园、智能电网产业园、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园、光电工业产业园、武汉软件新城、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等产业园,优化光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

(一)全面推进核心区建设

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将集聚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创新资源,构建集研发创新、创业孵化与加速服务、新兴产业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成为东湖高新区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的标志性区域。

(二)着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关东创新园。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以关东科技园为主要载体,推进园区由生产制造向科技创新、企业孵化等功能转变,发展光通信、激光、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打造我国光电子产业创新高地。

光谷软件园。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以软件开发为主导,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建设软件开发、软件评测、数字媒体工程等公共技术平台,打造国际知名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软件产业自主创新基地。

创意产业基地。占地面积约300亩。以网络化、专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特色,重点发展动漫、网络与手机游戏、数字出版、工业设计等领域,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

大学科技园。占地面积约3.3平方公里。面向信息通信网络、激光、地球空间信息、数字创意等产业,突出高校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功能。

光谷金融港。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加快引进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发展金融ITO和BPO服务,打造我国中西部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消费电子产业园。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以富士康武汉科技园为主要载体,发展个人电脑、数字家庭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打造国内一流的消费电子研发和生产基地。

光电子配套产业园。规划面积约16平方公里。以满足光电子信息产业高端配套需求为导向,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完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

东湖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约5.5平方公里。围绕光电子信息主要产业领域,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功能,拓展口岸物流和保税服务功能,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平台。

中新(武汉)科技园。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信息、光电仪器、信息网络、数字家庭等产业,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打造国际一流的光电子新兴产业交叉创新示范基地。

信息网络产业园。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信息网络产业基地。

激光产业园。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密机械与光学零件加工、激光单元器件、激光器、系统集成、应用设备、加工服务等领域,建成国际一流的激光产业园。

武汉软件新城。规划面积约3.4平方公里。发展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云服务、工业设计等领域,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国际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基地。

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园。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地球空间信息软件研发及系统集成、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测绘仪器与装备研制、内容服务等领域,成为国际一流的地球空间信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以数字创意产业为导向,打造涵盖产品设计开发、内容制作、系统集成、营销策划、消费与售后服务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

中华科技园。规划面积约40.6平方公里。主要承载光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发、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打造集研发、生产、居住为一体的全球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的政策特区、人才特区和创新特区。

(三)积极推动园区开放发展

加强与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先地区的合作交流。积极推进硅谷-光谷“双谷”合作战略,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吸引硅谷的创业团队、风险投资、研发机构入驻光谷,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硅谷设立研发中心和营销机构。加强与中关村、张江高新区等园区交流合作。

加强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实施“大光谷”战略,加强与洪山、武昌、江夏、鄂州等区域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产业协作、联营合作、共享招商资源等方式,推动与“1+8”城市圈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联动发展。通过共建产业园、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带动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与政策创新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科技和创新局、发展改革局、企业服务局、财政局、投资促进局、现代服务业促进办等组成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

加强政策创新。制定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支持政策。制定光通信、激光、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专项政策,完善地球空间信息、数字创意、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政策。加强政策研究,确保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政策保持全国最优。

强化规划的约束和引导作用。科学编制和完善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和改造规划。加强规划落实,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招商。

创新园区建设运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发建设。由专业的园区建设管理公司负责专业园建设、科技招商、企业服务等工作。

(二)加速推进产业创新发展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研发资金向技术(产品)创新的小试、中试等前端环节延伸,增强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能力。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鼓励申报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遴选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鼓励试点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升创新能力。

提升创新平台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工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鼓励其开展市场化运行机制创新。在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创意等领域新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对现有光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支持,在数字创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新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商会等新型产业协作组织,建立高新区企业间产品采购信用担保机制。

推动重大技术攻关和交叉创新。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推进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有引领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促进光电子信息细分领域之间、光电子信息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合攻关和交叉创新。

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国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光谷联交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转移机构加强机制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建立面向光电子信息领域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光电子信息创新资源。健全为光电子信息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光电子军工企业和院所将军工技术应用于民品生产,扩大民用产品规模。支持光电子军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上市、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推进股份制改造。加快军民技术联合攻关,推动军工和民用技术双向转移,推进军民科技成果共享。支持区内光电子企业参与承担军工生产和科研任务。

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在光电子信息领域遴选一批企业作为商业模式创新试点,促进企业开展平台建设与运营、商业模式创新咨询、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加强商业模式创新的宣传与交流。

(三)加大企业培育和引进力度

实施领军企业推进计划。促进东湖高新区“领军企业推进计划”向光电子信息领域倾斜。建立领军企业“直通车”制度。针对领军企业的个性化特点和需求,实施“一企一策”支持策略。鼓励领军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支持企业围绕发展战略进行技术并购。

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在光电子信息领域每年遴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增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瞪羚企业,在政府采购、企业融资、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高水平创业。加强对留学生、海外科技人员归国创业的支持,鼓励跨区域创业和系列创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留岗创业,鼓励在汉高校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创业者之间以及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交流。

支持企业享受国家和省市优惠政策。加强光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级)创新型企业、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各类支持资金。

加快企业创业成长载体建设。加快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建设,倡导“企业孵化+天使投资+创业导师+创业服务”的“四位一体”服务模式。推进光电子、地球空间信息、数字创意等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探索“企业加速+风险投资”的服务模式。建立孵化器与加速器对接机制。在东湖高新区按照规划建设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限定租售对象和租售价格的,按工业用地标准供地。

(四)着力完善产业投融资环境

设立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20亿元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光电子信息企业培育和引进、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等。

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发挥东湖高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通过参股的方式设立一批面向光电子信息细分领域的子基金。发挥光谷天使投资俱乐部的平台作用,充分吸纳海内外天使投资,面向初创企业和项目提供服务。

推进光电子信息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光电子信息企业上市资源后备库,联合券商对备选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加大对企业从改制、挂牌上市到再融资的资金支持。加大对企业新上市及“新三板”挂牌的支持奖励力度,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

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中介服务。推进武汉东湖企业信用促进会建设,加快引进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认证服务、财税、法律、投融资顾问以及融资担保等科技金融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及联合投资服务。支持和引导券商、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为企业改制、收购、兼并、重组、上市等提供专业服务。

(五)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

加强高端人才引进。优先支持光电子信息人才申报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计划和湖北省“百人计划”。进一步加大“3551光谷人才计划”向光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倾斜力度。加快海外人才联络站建设,重点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强高端人才引进的宣传推广。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定制化、应需化、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为企业培养一批工程师、高级操作技工等紧缺人才。依托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和培训机构,建立一批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实训基地。大力发展面向光电子信息产业的职业教育。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设立首批5亿元的股权激励代持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光电子信息企业加快推进股权激励试点,完善人才长效激励机制。支持市、区投资的科技型企业将国有股份收益按规定奖励科技领军型人才和团队。加大对光电子信息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支持力度。开展非公领域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建立东湖高新区非公领域科技人员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完善人才配套服务环境。东湖高新区建设的人才公寓向光电子信息人才倾斜。加快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设,为光电子信息人才(特别是外籍人士)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六)强化品牌宣传与招商引资

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全面加强“光博会”组织与宣传,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展览规模与水平,加强“武汉?中国光谷”品牌宣传。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电子信息品牌企业和产品。加强光电子信息领域焦点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策划营销。

加快推进“双谷”合作。积极推进硅谷-光谷“双谷”合作,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电子信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机构、科技产品营销中心和采购中心。研究绘制光电子信息产业全球创新地图,推广“双谷”合作模式,与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地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分享: